【新技术开展】给肺“洗个澡”!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麻醉科联合成功完成首例肺灌洗术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一次创新与突破都承载着患者重获健康的希望。近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了首例肺灌洗术,这一新技术突破,不仅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更彰显了我院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的专业实力与创新精神。
1.案例分享
患者卓某,女,53岁,因胸闷、气促伴咳嗽半年,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在朋友介绍下来我院呼吸门诊就诊,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莲凤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建议患者住院治疗,立即动脉采血,动脉血氧分压低至56mmHg(正常为80-100mmHg),CT检查显示:两肺弥漫性病变待査,肺泡蛋白沉积症待查,翌日行气管镜肺泡灌洗检查术,灌洗颜色为奶白色,后实验室检查示PAS染色呈阳性。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M-CSF)抗体 化学发光法 >445.00 U/mL。明确诊断为肺泡蛋白沉积症。

刘主任带领医护团队对卓某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结合辅助检查,认为肺灌洗术是目前最佳的治疗办法。与南大二附院叶小群主任、颜春松主任及陈庸老师开展详细的讨论,后制定手术方案,组建了主任医师刘莲凤主任、副主任医师吕康、护士长何雪美、刘琼霞、江连花等骨干成员组成的专业医疗护理团队。从术前的详细评估、方案制定,到术中的精准操作、严密监护,“灌洗”、“引流”、“变换体位”、“灌洗”、“引流”……默契的团队,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智慧与汗水。全程耗时3小时,一场“惊心”和“经验”的较量, 患者的症状得到大大的改善。


精准医疗,开启呼吸治疗新篇章
肺灌洗术主要用于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尘肺等疾病。它通过将大量生理盐水灌入患者肺部,反复冲洗,清除肺泡内异常沉积的物质,从而改善患者的通气和换气功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团队协作,共筑生命防线
该项技术的成功对麻醉的要求非常高,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我院优秀的麻醉团队在二附院专家王忠主任及蒋恩富主任带领下,全身麻醉下成功置入双腔气管导管,一步到位将左右肺分隔开,建立单肺保护性通气,为后续单肺灌洗做好准备。
展望未来,砥砺前行
此次肺灌洗术的成功开展,是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未来,我们将在南大二附院托管下,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广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遭受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欢迎前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咨询就诊。我们将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2.科普时间
为什么选择大容量肺灌洗术?
1微创精准清尘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行双腔支气管插管下完成单肺通气。分侧肺通气下分段灌洗,靶向清除肺泡腔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内沉积的粉尘、巨噬细胞吞噬颗粒及致纤维化因子;
2保护肺表面活性物质
采用37℃生理盐水灌洗,维持肺泡张力,避免肺损伤;
3个性化诊疗
术前通过胸部CT、肺功能检测评估病情分期,制定个体化灌洗方案,定制灌洗量,确保治疗精准安全;
4快速康复
全程麻醉无痛感,24小时转普通病房,术后辅以呼吸康复训练及抗纤维化治疗,3-5天即可出院,长期随访肺功能维持稳定;
5疗效显著,延缓疾病进展
术后胸闷、气短、咳嗽缓解,血氧饱和度显著提升,肺通气能力增强,活动耐力提高,改善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症状,体征,延缓尘肺进展,长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