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故事丨“我们一起想办法”:一面锦旗背后的信任与托付

责任编辑:黄燕超 发布日期:2025-09-23 访问:

一面锦旗,一个故事,一份信任,一种鞭策。悬挂在我院血液净化室的那面红色锦旗——“忠于职守、一心为民,救死扶伤、热心为民”,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感激,更折射出我院医护团队日复一日的坚守、专业与温度。

2023年寒冬,一位75岁的母亲被确诊为尿毒症,整个家庭一度陷入茫然与焦虑。她来到我院血液净化室时,眼神中写满惶恐。科室俞琪主任没有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而是以一句“我们一起想办法”迅速拉近了与患者和家属的距离,也为后续治疗奠定了信任的基础。

治疗尿毒症,建立和维护血管通路是重中之重,动静脉内瘘被患者称为“生命线”。在术前评估中,科室团队没有局限于当下指标,而是系统调阅患者既往病史,组织小组讨论,从透析频率、方式到用药细节,逐一推敲,制定个体化方案。手术前,患者因对疼痛和效果的担忧几度失眠,俞主任看出了她的焦虑,每天都抽时间来陪她聊天,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手术过程:“阿姨,这手术就像给您的血管搭一座‘小桥’,以后透析就从这座‘桥’走,一点都不疼,我们科室做过好多例,请您放心。”手术当天,俞主任带领团队走进手术室前,还特意回头冲她笑了笑:“放心,我们很快就出来。

手术当天,团队以娴熟技术成功建立内瘘,术中每一步都精准细致,连细微血管分支都妥善处理,只为延长通路使用寿命、降低并发症风险。术后,护理团队每日检查瘘口情况,手把手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维护,反复叮嘱注意事项。护士长在评估时欣慰表示:“这条内瘘维护得非常好,几乎看不出手术痕迹。”——而这,正是多学科协作与精细管理的成果。

真正体现医疗温度的,远不止于技术本身。在规律透析的近三年时间里,科室始终倡导“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理念。护士们从不机械地执行操作,而是在每次床旁巡视时多问一句、多看一眼、多抚触一下,及时察觉患者的生理与情绪变化。当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调整参数,同时握紧她的手,安抚其紧张情绪。更让人动容的是,科室对患者的关怀早已超越医疗本身。她们默默记录患者的生日,在透析当日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一个带刻度的水杯、一个便于每日称重的体重秤,这些实用而用心的礼品,背后是医护团队对患者全程管理的深入理解。节日里,哪怕非透析日,值班医生和护士依然保持高度警觉,曾及时发现并抢救了在科室门口突发不适的患者,真正做到了“生命守护不分昼夜”。

这面锦旗,来自一个曾经无助而如今重现笑容的家庭。它折射的不仅是一例成功的诊疗,更是我院血液净化团队专业技术、人文关怀和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提醒我们,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医疗不仅是治疗,更是守护;医患不仅是关系,更是缘分。

 

锦旗是肯定,更是责任。我们将继续秉持“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精神,以更专业的技术、更温暖的服务,去守护每一位信任我们的患者,书写更多充满温度和希望的锦旗故事。

上一条:2025年第三季度医德医风情况考核公示
下一条:【党员先锋岗风采】党风引领行风,党员亮牌显担当——我院扎实推进医德医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