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饶市残疾人联合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上饶市无障碍友好医院判定结果的通报》,我院凭借在无障碍设施建设、人文服务创新及长效机制构建中的扎实成效,成功跻身全市首批“无障碍友好医院”行列。
体验赋能:一场 “沉浸式检验” 校准创建方向
8月29日,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祝康利及市、区残联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合组织残疾人代表一行,莅临我院开展残疾人无障碍环境体验活动。体验组以特殊群体就医全流程为动线,开启 “亲身体验+现场问诊+精准反馈”的深度考察模式:从无障碍停车场的坡度适配性,到门诊大厅总平面图的标识清晰度;从无障碍电梯的低位按钮灵敏度,到自助机的字体放大功能实用性;从导医台的手语沟通流畅度,到应急通道内逃生背带的摆放合理性,体验组逐项核验并现场提出优化建议。
“这种‘用户视角’的检验太关键了!”院长助理过玉蓉表示。此次体验活动也成为医院创建工作的“精准校准器”,推动整改任务实现“从符合标准到贴合需求”的升级。

荣誉背后:硬件与服务的双重突破
自2024年11月新院区各科全面开诊以来,医院始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及饶市残字【2024】26号文件为遵循,将无障碍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院党委牵头组织相关负责人赴南昌大学二附院取经,细化任务清单,在原基础上追加投入10余万元专项经费推进硬件改造:升级无障碍电梯并增设低位呼救按钮,改造合规坡度的缘石坡道,新增无障碍停车位、低位服务台等设施,100余张标准化标识实现全区域覆盖。
在服务创新上,医院以体验组关注的 “沟通壁垒”为突破口,构建“校院合作”特色机制——联合市特殊学校开展医护人员手语培训,每月组织考核;建立“即时翻译响应通道”,全年提供手语翻译服务超200人次。
我院将以此次创建为契机,不仅将“无障碍友好医院”的荣誉化作持续前行的动力,更要以标杆之责推动区域医疗无障碍事业协同发展。我院将始终以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为导向,持续迭代设施与服务,既当好无障碍医疗服务的“践行者”,也做好区域协同发展的“推动者”,让包容与温暖融入每一次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