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上饶加油干》——上饶市中心医院名医名科系列访谈5
手足显微外科张亿平主任:无影灯下的“绣花匠”
在生命的长河中,医生们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患者前行的道路和方向。他们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无私的奉献,默默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与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上饶市中心医院迎来了名医名科访谈第五期。本期,我们将走进医院手足显微外科,对话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张亿平,一同聆听他的从医故事,感受他在专业领域的执着与坚守。
受访医师简介
张亿平
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从事显微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
江西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第五、六、七届委员,欧洲创面管理协会认证创面治疗师。从事手足创伤显微外科工作20余年,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复杂创面修复、游离皮瓣移植、拇指全形再造等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国家级期刊论文,主持并参研多项省市级课题。
专业擅长:擅长断肢(指)再植;各种带蒂及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急慢性缺损创面;四肢闭合性骨折的诊治;四肢开放性复杂性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缺损骨折的诊治;拇指全形再造;各种先天性畸形矫正等。
访谈内容
采访员:张主任,您当年从医时为什么选择了显微外科专业?
时代的召唤:投身显微外科
谈及为何选择显微外科这一极具挑战性的专业,张主任的思绪回到了世纪之交。“那是一个工业快速发展的年代,”他回忆道,“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制造业繁荣,吸引了大量劳动者。但伴随工业化进程,手部等部位的创伤也显著增加。”正是目睹了大量工人因伤致残的困境,感受到社会对显微外科技术的迫切需求,我毅然选择了这条道路,立志用精妙的双手修复创伤,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与工作的希望。
采访员:在您从医这些年,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令您特别难忘的?
显微外科的战场常在深夜和节假日。当被问及最难忘的经历,张主任没有提及某位具体的患者,而是讲起了手术室的日日夜夜。“急诊多、耗时长是常态,加班加点早已习惯。”他平静地讲述了一个特别的除夕夜,“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晚上八点,接到急诊手术通知,是严重的手部创伤。一进手术室就是连续几台手术接力,等最后一台完成,走出手术室已是年初二的上午,整整30多个小时。”这段经历,浓缩了显微外科医生的艰辛与付出。张主任感慨道:“这份职业,成长周期长,压力巨大。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很难坚持下去。但每次看到患者功能恢复、重返生活,所有的疲惫都值了。
采访员:想听听这些年来,张主任带领科室的发展过程和业务的发展情况。
科室的攀登:从精专到广博
作为学科带头人,张主任亲历并推动了科室的壮大与转型。2007年,他牵头成立手足显微外科工作组;2011年,科室正式独立建科。建科初期,团队便确立了技术高起点,在小儿断指再植、各种高难度的游离皮瓣移植(如股前外侧皮瓣、腓骨皮瓣等)、游离复合组织瓣移植以及手指再造等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科室敏锐把握技术前沿,率先引进并成熟应用了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皮肤牵张技术等,极大提升了复杂创面修复的成功率和效率。
“医学在进步,患者的需求也在变化。”张主任介绍,近年来,科室在稳固显微外科核心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诊疗边界:成功开展了外周血管介入诊疗,为肢体缺血患者带来新希望;加强了对烧伤、慢性难愈性压疮等各类急慢性创面的综合诊疗能力。尤其在糖尿病足这一严重威胁患者肢体和生命的领域,科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综合治疗体系。“我们结合血管介入技术改善下肢血供,运用神经松解术缓解神经卡压症状,再辅以创面精细管理,显著降低了截肢率,改善了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张主任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如今,张主任带领的团队,正朝着技术更全面、覆盖病种更广、诊疗更精细化的目标稳步迈进,持续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从响应时代需求投身显微外科,到无影灯下三十小时的坚守,再到带领科室从精专走向广博,张主任的从医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奉献的路,也是一条不断追求卓越、守护生命微光的攀登之路。在他和团队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下,无数濒临伤残的肢体得以保全,无数破碎的生活得以重建。正如张主任所言,“显微外科医生的价值,就体现在患者重新活动的手指,重新绽放的笑容里。”这份对专业的执着与热爱,正是推动医学不断向前、惠泽万家的不竭动力。